在中国古代,君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,同时提升自己的威望,所以会发明出很多残忍的酷刑以震慑人心,其中最为残忍的刑罚之一就是剔骨之刑,那么剔骨之刑什么意思呢?跟着小编的脚步去看看吧。

剔骨之刑什么意思

剔骨之刑又被称为膑刑,就是砍断犯人的脚或者直接将其重要的骨头挖出来,比如蝴蝶骨、腕骨、膝盖骨、脚踝骨等,在剔骨的过程中,需要保证犯人不会死亡,否则就是失败之举,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手一般会采用类似于庖丁解牛的手法对犯人行刑,在不破坏血肉的前提下取下犯人骨头。

孙膑遭受剔骨之刑

孙膑和庞涓本来都是鬼谷子的弟子,但是庞涓因为缺乏智慧,学习上经常浅尝辄止,没有得到鬼谷子的重视,而孙膑才华横溢,深受鬼谷子的喜爱。后来庞涓离开了鬼谷子,因为曾经从师于鬼谷子而被人器重,加上他自己能说会道,擅长自吹自擂,被魏惠王封为将军,他此时依旧没有忘记孙膑这个竞争者。

孙膑当时在齐国,而庞涓在魏国,齐国比魏国要稍强,庞涓害怕孙膑被重用后再次成为自己的敌人,于是在他的精密计划下,将孙膑骗到了魏国做客,结果被庞涓以怠慢魏王的罪名私自实施了膑刑,剔除了膝盖骨,无法继续行走,据说他就是在这次之后改名为孙膑的,以警示自己不忘记这个奇耻大辱。

古代酷刑黥刑

黥刑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久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刑罚,直到清末时期才被废除,一共有数千年的历史。最初,黥刑的施行方法是用刀刻划人的皮肤,然后在刻痕上涂墨,该刑罚会伤及皮肉甚至筋骨,不仅给人造成肉体上的痛苦,同时会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,有的犯人也会因黥面感染致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