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古代时期,各个年龄阶段都对应有不同的称谓,他们对于年龄不像现代人那样用数字表示,而且会选择各种称谓,那么,古代总角是多少岁呢?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。

古代总角是多少岁

古代总角指的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童年时期。因为在我国古代,人们喜欢把幼童的垂发扎成两结,然后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,形状如同头顶的两个角,是古时少儿男未冠、女未笄时的发型,所以用总角来指代人的幼童阶段,总角一词最早出自《诗经》之中的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”。

古代孩子的其它称谓

1、初度:小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,在《离骚》中有记载:“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。”后也代称生日。”

2、汤饼之期:指出生三天的婴儿,在旧俗中,小孩子出生三天,会设宴席招待亲朋好友,将其称之为“汤饼席”,也被称“汤饼宴”、“汤饼会”。

3、赤子:指未满周岁的婴儿,因为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,颜师古:“赤子,言其新生未有眉发,其色赤。”指的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一尘不染的纯洁之心。

4、孩提: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,泛指2-3岁的儿童。在韩愈诗中写道:“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。”现如今人们常用孩提时代表示自己的童年。

5、始龀:指的是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的时候,根据其生理状况,他们在这段时间会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“龀”、“龆年”或“髫年”。在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中记载:其子孙虽在髫龀,男皆封侯,女为邑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