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是一种令人心生恐惧的自然灾害,它可以对人类世界造成巨大的损伤,不仅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,也对社会经济起了打击作用,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探究一下环太平洋地震带形成原因是怎样的吧。

环太平洋地震带形成原因

当全球变暖之后,导致海平面上升,使失去冰川覆盖的大陆地壳均衡上升,增高海面的海洋地壳逐渐下降,形成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运动。而在球面上海洋地壳下降时,会挤压大陆地壳收缩,海陆边缘是最强烈的挤压带,从而形成环太平洋地震带,它与喜马拉雅地震带几乎是正交的。

另外,冬至和夏至的黄赤交角达到最大值23.5°,冬至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大值,夜间变为最小值;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小值,夜间变为最大值,形成半日为周期的最大潮汐的南北摆动,如果此时月亮的白赤交角也达到最大值28.6°,且与太阳、地球近似成一线,就会形成强震。

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哪里

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、印度洋板块、南极洲板块、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,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,面积占世界火山地震带的一半,其中阿拉斯加是地壳中最不稳定的“环太平洋地震带”的组成部分,很容易突然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,而该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%的地震。

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

环太平洋地震带已经发生了无数次地震,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其中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.0级地震,同时引发海啸,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测得的最强地震,另外还有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9.2级地震,引发6座火山再次喷发,将整个智利的地貌彻底改变。